地震災害是人類面臨的嚴重自然災害之一。 地震具有突發性,可預測性還很低。 嚴重的地震往往會造成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 我國是一個地震多發的國家。 特別是近年來,地震活動頻繁。 一些特大地震給人類社會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這迫使工程師深入研究土木工程結構抗震加固設計的理論和方法。 盡量減少地震對人類的影響。
為此,對既有建筑物進行抗震鑒定,對不符合鑒定要求的建筑物采取適當的抗震加固,是減少地震災害的重要途徑。 建筑物抗震鑒定是根據規定的抗震設防要求,通過檢查既有建筑物的設計、施工質量和現狀,評價既有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抗震加固是在對既有建筑的抗震能力進行準確評估后,提出合理的抗震加固措施,對未設防或已設防但不符合設防標準的建筑物的結構進行加固和改進。 其抗震措施。 為恢復或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還可以結合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滿足新的適用性要求。
建筑結構的抗震加固方法隨著經濟水平、技術水平和人們觀念的發展而發展。 但有些構件加固方法(如放大截面法)會改變結構和構件的剛度,從而引起結構的動力特性和構件的內力發生變化。 目前的加固方法沒有考慮剛性和弱強度弱層的變化和出現,以及這些變化對結構承載力和彈塑性變形能力的不利或有利影響。 因此,探討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震加固技術具有重要意義。